国学

【出口成一】甲骨文中的“口”竟不是嘴

大家好,我是神都俗人。作为一名上古史研究者,有时我也会思考一些甲骨文的造字本意。偶有所得,但造诣不深,不成系统,甚至连最简单的“一”也说不清道不明。古人对“一”的解释玄之又玄,例如《说文解字》:“惟初...
历史

聊聊朱由校

从某个时期开始,明朝皇帝似乎由故事的主角变成了配角。在很多作品中,显然朱由校是魏忠贤的“配角”。而这个主角,通常被描写成一个“傻子”或是“文盲”。 没有用“木匠皇帝”来当做副标题是觉得太以偏概全了,二...
历史

聊聊朱厚熜

写到朱厚熜的时候,我突然意识到,老朱家的皇帝一点也不傻,聪明的占大多数,而朱厚熜的聪明程度,绝对能排得上前几。 15岁从湖北跑来北京当皇帝,跟六十多岁的内阁首辅斗智斗勇,硬是把自己亲爹抬进了太庙; 二...
国学

古人观天象,今人看手机
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,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 现代人想要获取某个信息,只需打开手机,马上就...
民俗

小面曾是我的奢侈品

说明:如今在外吃饭,一碗小面最简单。当年一碗面要八分钱(后来涨成一角钱),对于像我家这样的穷人来说就是奢侈品了。此文关于小面的往事,纯属个人记忆,不可推而广之。 如今,重庆小面誉满全国。到重庆来的外地...
历史

中国古代自然灾害频发及造成影响的分析

中华大地是世界上最古老、最先进的农耕区域之一,古代中国人勤劳且充满智慧,但这里又是自然灾害频发、瘟疫饥荒常现,人说是多难兴邦、更有人认为频发的灾荒迟滞了中国社会的发展,我们应如何看待自然灾害呢? 中国...
历史

左宗棠的骄狂与悔过

在晚清所谓中兴名臣之中,左宗棠无疑是最有军事才能的一位。太平军初起进入湖南,当时的巡抚骆秉章,就是靠着这位仅仅有举人功名的、没有入仕、实则白丁的左师爷的谋划,才保住了长沙。有才的人,都有点个性,未免目...
国学

古代女性的角色

古代女性长大后要有淑女的形象,特别是贵族女性,从优雅的坐姿(跪坐,两手交叉于前)可以看出其端庄。女子15岁后行加笄礼,表示可以嫁人,但是上古时候的婚姻是掠夺婚,“妻”字就是女人被抓着头发被抢婚的样子,...